一、便秘的表现?
便秘是一种基于症状诊断的疾病,其表现为:排便次数减少,粪便干结和(或)排便困难。排便次数的减少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。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、排出困难、排便不尽感,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。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。
二、便秘的影响?
便秘可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;可能引起粪性溃疡与大肠癌;损害肝脏功能,可诱发肝性脑病;引发焦虑抑郁情绪、睡眠障碍;粪便中有数十种毒素,可引起各种皮肤问题;也可能与直肠肛门疾病关系密切。
三、便秘是如何引起的呢?
不良的排便习惯——克制上厕所的感觉,由于没有时间,或由于痔疮疼痛而忍着不去厕所,长此以往,排便机制就会紊乱,肠道对“积便”的感觉就会变得迟钝;环境或排便体位改变;年龄因素;不合理的饮食习惯;精神心理因素;药物影响等。
四、对于便秘,有哪些药物可以防治呢?
主要从三大类来介绍:泻药、促动力药物和微生态制剂。
1.泻药包括渗透性泻药、刺激性泻药和润滑性泻药。
渗透性泻药,也称容积性泻药,口服后肠道吸收很少,增加肠容积而促进肠道推进性蠕动。
①硫酸镁、硫酸钠:也称盐类泻药,在肠道不完全吸收,导泻作用迅速,肾功能障碍患者或中枢抑制的患者可能发生毒性反应。妊娠妇女、月经期妇女、体弱和老年人慎用。
②乳果糖:口服不吸收,到结肠后被细菌分解成乳酸,刺激结肠局部渗出,引起结肠内容积增加,促进肠蠕动。
③甘油和山梨醇:轻度刺激性导泻作用,直肠内给药,起效快,适用于老年体弱和小儿便秘患者。
④纤维素类:植物纤维素、甲基纤维素等,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,增加肠腔内容积,保持粪便湿度,产生良好的通便作用。
刺激性泻药,也称接触性泻药,主要作用是刺激结肠推进性蠕动,产生泻下作用。
①酚酞,又称果导片,口服后与碱性肠液反应,形成可溶性钠盐,具有刺激肠壁,抑制水分吸收的作用。长期使用可致水、电解质丢失和结肠功能障碍。
②比沙可啶:口服或直肠给药后,转换成有活性的代谢物,在结肠产生较强刺激作用。由于该药有较强的刺激性,可致胃肠痉挛、直肠炎等。
③蒽醌类:大黄、番泻叶等,刺激结肠推进性蠕动。
润滑性泻药,通过局部润滑并软化粪便发挥作用。液体石蜡为矿物油,胃肠道用药不被肠道消化吸收,同时妨碍水分的吸收,起到润滑肠壁和软化大便作用,适用于老人、幼儿便秘。长期用于干扰脂溶性维生素及钙、磷的吸收,故不宜久用。
2.促动力药,顾名思义增强胃肠动力。
①M胆碱受体激动药,代表性药物为氨甲酰甲胆碱;
②胆碱酯酶抑制药,代表性药物为新斯的明;
③多巴胺受体拮抗剂,代表性药物为甲氧氯普胺;
④5-羟色胺受体激动药,代表性药物为西沙比利;
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代表药物为罗红霉素。
M胆碱受体激动药和胆碱酯酶抑制药增强胃肠动力,但不能产生胃与十二指肠的协调活动以增强有效胃排空,且同时还会增加涎液、胃液、胰液的分泌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药物、5-羟色胺受体激动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的张力,增加胃收缩力,改善胃十二指肠蠕动的协调性。
3.微生态制剂,包括益生菌、益生元、合生元。应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可以部分缓解便秘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