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捂秋冻”——春捂究竟应该如何“捂”?

作者: 时间:2018-03-15 点击数:
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那么到底该如何“捂”?  

 

春捂的四项注意

 

1【把握“春捂”时机】: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

感冒、消化不良,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往往是高发季节。因此,捂的最佳时机,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~48小时,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。   

提醒大家都经常关注天气,提前做好准备!   

 

2【把握“春捂”气温】:15℃是春捂的临界温度

研究表明对儿童、老人等需要“春捂”的人群来说,15℃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。   

也就是说,当气温持续在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时,就可以不焐了。   

3【注意“春捂”温差】:日夜温差大于8℃是焐的信号

春天的气温,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,春暖花开,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,“花开又被风吹落”,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。面对温度百变的春天,父母应得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加减衣服。而何时加衣呢?现在认为,日夜温差大于8℃是该捂的信号。   

4【“春捂”持续时间】:714天恰到好处

捂着的衣衫,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。但是减衣不能太快,否则会出现没“捂”到位的现象。怎样才算到位?医学家发现: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,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,也得再焐7天左右,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。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。   

“春捂”的具体措施

 

一、穿衣“下厚上薄”

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,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。因此,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,应当注重对下部,尤其是腿脚的保暖,以免感受风寒。   

二、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

当昼夜温差大于8℃时就需要“捂”,添加衣服,以免受寒。随着气温的回升,不能减衣太快,待气温持续回升后,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,体弱的人应持续14天为妥当。当气温持续在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时,就可以不捂了。   

三、做到“三暖二凉”

三暖:一是背暖。二是肚暖。三是脚暖。   

二凉是指头部和心胸要凉。   

四、脱穿衣服看情况

春季早晨天气比较冷,到中午温度升高时,不能马上将孩子的衣服脱掉。当孩子玩得满身出汗时,也不要立刻脱衣服,应该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干,让孩子安静下来,待汗水完全下去时再脱外衣。   

版权所有: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  地址: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一号  电话:029-33732500 33732444 33732000  Copyright @2019,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  陕ICP备06007066号-1